展会倒计时
[ ]

新闻中心

高边坡监测的技术升级:从传统方法到北斗技术的全面解析

边坡监测是露天矿管理中的关键环节,其复杂程度因边坡的稳定性及工程地质条件而异。一般而言,所有露天矿都必须进行边坡监测。那么,在何种高度下需要设置边坡监测点呢?

► 监测点高度设置

对于高切坡,当岩质边坡高度达到30米以上,或岩土混合边坡高度超过25米且土层厚度不少于4米,以及土质边坡高度至少15米时,应考虑设置监测点。深基坑方面,岩质基坑高度若达到15米及以上,岩土混合基坑高度超过12米且土层厚度不少于4米,或土质基坑高度至少8米时,同样需要监测。此外,对于高填方情况,填方边坡高度若超过12米,也应进行相应的监测工作。



► 住建部相关规定

①对于搭设高度达到5米及以上,或搭设跨度超过10米,或施工总荷载达到10kN/m²及以上,或集中线荷载超过15kN/m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,被列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。②而当搭设高度升至8米及以上,或搭设跨度进一步扩展至18米及以上,或施工总荷载提升至15kN/m²及以上,或集中线荷载达到20kN/m时,该类工程则被界定为“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”。



►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定义

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特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中,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出8米,或搭设跨度大于18米,或施工总荷载超过15kN/㎡,又或者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/m的模板支撑系统。




02监测技术分析

► 传统监测方法

传统的边坡监测多依赖全站仪等设备,然而这类方法不仅受地形影响大,还需要长时间人工测量,导致效率低下、成本高昂以及误差较大。

► 北斗技术优势

相较之下,利用北斗技术进行边坡监测则展现出了诸多优势,如选点灵活、受地形限制少、自动化程度高以及能够实时动态监测等。当边坡结构发生变形时,北斗监测技术能够通过裂缝计、机械负放大机构以及振弦转等装置,精确测量并实时反馈位移量。



通过北斗定位技术与精密传感技术的融合应用,该技术能为监测结构提供毫米级的在线监测精度,并能在几分钟内获取一组精确定位数据,实现对边坡变形的实时监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