抢滩大湾区基建红利!距边坡基坑监测展开幕 21 天,60000㎡展区藏着哪些合作新机会?
随着粤港澳大湾区 “交通强国” 示范区建设加速,第五届大湾区边坡及基坑监测技术展进入 21 天倒计时。这场展览面积达 60000㎡的行业盛会,不仅是前沿技术的 “秀场”,更是抢占大湾区基建万亿级市场的关键入口。800 余家参展企业携全产业链解决方案集结,以下从四大维度解析合作新机遇:
一、超级工程现场对接:从技术展示到项目落地 “零缓冲”
大湾区 2025-2027 年计划完成 9000 亿元交通投资,深中通道、狮子洋通道等超级工程正密集推进。展会特别设立 **“超级工程技术应用对接会”**,为企业打通三大合作路径:
- 边坡监测专项合作:针对千米级边坡监测需求,参展企业可现场演示 “雷达 + 无人机 + 光纤” 组合监测方案,直接对接超亿元级监测设备采购需求。
- 基坑自动化监测订单:地铁、隧道等基坑工程现场代表将参会,寻求 “秒级数据采集 + AI 自动预警” 监测系统,意向合作项目覆盖智慧化升级需求。
- 运维服务长期协议:跨海大桥、高速公路管理方将发布监测设备更新计划,优质参展方案可纳入年度供应商名录,合作周期可达 5 年以上。
二、全产业链生态合作:从单品采购到系统集成 “一站式”
60000㎡展区按 “监测设备 - 数据服务 - 应急处置” 划分为三大核心板块,构建深度协同的产业生态:
(一)监测设备供需对接
- 传感器与智能硬件:国产高精度传感器(单价较进口低 40%)、5G + 北斗定位终端(厘米级精度)等吸引省级交通集团、大型施工企业采购团队现场洽谈,预采购订单量可观。
- 技术适配合作:针对华南复杂地质环境,参展企业可与项目方联合开发定制化监测方案,覆盖红壤地区边坡、海洋高湿高盐等特殊场景。
(二)数据服务合作场景
- 政府级平台建设: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将推介 “智慧监测云平台” 建设需求,单个数据中台开发项目金额超 5000 万元,需整合云计算、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能力。
- 企业级技术共建:施工企业与科技公司可联合成立 “监测技术实验室”,共享专利与项目收益,重点攻关 AI 预测模型、智能预警算法等领域。
(三)应急处置资源整合
- 设备租赁与服务联动:边坡加固机器人、自动化监测设备等可通过租赁模式覆盖大湾区 60% 在建项目应急需求,配套提供 “监测 + 抢险” 一体化服务。
- 跨界融合创新:保险机构将推出 “监测设备险 + 应急服务包”,参展企业可通过绑定金融产品提升客户粘性,拓展收益分成渠道。
三、政策红利承接:从标准制定到补贴申报 “全链路”
展会同期将发布《广东省公路水运工程智慧监测导则》配套细则,释放三大政策机遇:
- 标准参编资格:参与白皮书编写的企业可优先获得地方标准制定话语权,未来 3 年内在大湾区项目招标中享受技术评分优势。
- 专项补贴申报:广东省对 “四新” 技术应用项目提供最高 30% 采购补贴,参展企业可现场对接主管部门,获取申报指南与案例模板。
- 跨境合作通道:展会设立 “港澳企业对接专区”,支持内地技术通过澳门中葡平台辐射葡语系国家,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请 “一带一路” 专项扶持资金(单个项目最高补贴 200 万元)
距 5 月 14 日开展仅剩 21 天,大湾区基建市场的 “窗口期” 已至。无论是寻求技术升级的施工企业,还是开拓市场的设备厂商,这场展会都将是 2025 年不可错过的战略机遇。现在行动,抢占先机,让 60000㎡展区成为你布局大湾区的 “第一站”!